Board logo

标题: 更薄更极致 ThinkPad X1 Carbon评测(转)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00     标题: 更薄更极致 ThinkPad X1 Carbon评测(转)

在联想接手以后,ThinkPad品牌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,从三四千元的入门级商务本到售价几万元的顶级旗舰,ThinkPad为每一个层级的用户量身定制了不同的产品,而我们今天介绍的这款ThinkPad X1 Carbon,是ThinkPad近几年推出的高端新品,也是ThinkPad创新设计的试验田。
[attach]25363[/attach]
  作为ThinkPad创新设计的试验田,ThinkPad X1 Carbon自诞生就有别于传统的ThinkPad,超薄楔形机身、超窄屏幕边框、180度下沉式转轴等,完全颠覆了我们对ThinkPad的固有印象,而此次测试的新款ThinkPad X1 Carbon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,14寸2560×1440分辨率ColorBurst显示屏画面细腻可视角度大,Adaptive Keyboard让F1~F12一排按键彻底下岗,最厚19mm机身厚度打破了14寸触控超极本的厚度记录,全新的键盘布局悲喜交加,我认为新版ThinkPad X1 Carbon表面平静,内心澎湃。
  从新款ThinkPad X1 Carbon这款产品本身来看,14寸2560×1440分辨率触摸显示屏显示效果非常细腻,具有X形支架的浮岛式键盘敲击感出色,标准HDMI接口连接外接显示器方便,Adaptive Keyboard带来更方便的功能键设定,19mm厚度1.4kg重量相当轻薄便于携带,整机用料扎实做工精细,顶级硬件配置带来强大的性能,毫无疑问,新款ThinkPad X1 Carbon是目前最优秀的商务超极本之一。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01

机身更薄更耐看
  在外观的部分,新款ThinkPad X1 Carbon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,其基本形状和风格与上一代X1 Carbon大致一样,依旧是朴实素雅的黑色机身,整体外观设计相当简洁,同时又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。

[attach]25371[/attach]
▲ThinkPad X1 Carbon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02

在做工方面,ThinkPad X1 Carbon在目前笔记本市场中处于顶级水平,机身模具相当精细,顶盖使用比金属材质更为坚硬轻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,键盘与机身底面机壳使用镁合金打造,其机壳内部具有强机身的抗冲击性的特殊支撑结构,拿在手上带给我们一种莫名的安全感,绝对没有低价本地那种毛躁松散的感觉。

 


[attach]25370[/attach]
▲顶盖表面触感顺滑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03

对于顶盖表面的处理方式,新版ThinkPad X1 Carbon并没有继续使用类肤质涂层,而是具有比较顺滑的触感,我个人觉得这种顺滑的感觉要比类肤质图层摸起来更舒服一些,而且擦拭起来也更容易。

[attach]25369[/attach]
▲屏幕打开的样子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04

作为ThinkPad旗下最顶级的商务超超极本,ThinkPad X1 Carbo同样通过了8项军标测试,可在高温、低温、高湿度、高灰尘、高海拔、震动等场景下稳定运行。

 


[attach]25368[/attach]
▲机身两侧接口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09

 接口方面,ThinkPad X1 Carbon机身两侧提供了两个USB3.0接口,其中左侧带有电池符号的USB3.0支持关机充电功能,可在电脑关闭的状态下为手机、平板电脑充电,出差旅行时能够当作一个充电器使用。
   除了USB3.0以外,ThinkPad X1 Carbon还提供了标准尺寸的HDMI和mini DisplayPort两个视频输出接口,完全满足连接时下主流显示器、平板电视和投影仪等需求,只是如果需要连接VGA接口的投影仪时需要转接器。

 

 

[attach]25372[/attach]

▲机身两侧接口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11

转到机身底面,ThinkPad X1 Carbon底部为一体成型的金属材料机壳,上面没有提供扩展坞接口,这是因为X1 Carbon机身左侧电源旁边设有OneLink接口,通过它可以连接专用的扩展设备,从而获得更多的接口,而且专用的扩展设备可以同时为X1 Carbon供电,这样只要插入一根线就完成了电源接入和接口扩展两项功能。

 

[attach]25373[/attach]

 

▲金属材料底部机壳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14

  ThinkPad X1 Carbon自诞生以来走的就是超轻超薄路线,新版ThinkPad X1 Carbon同样延续了这样的设计理念,其机身厚度仅为15~19mm,并且带有触控功能,而上一代支持触控功能的X1 Carbon厚度超过了20mm,虽然看上去只是薄了一两个毫米,但对于笔记本的生产、制造、设计都提出了新的挑战,由此可见ThinkPad X1 Carbon的设计是多么优秀。

 

[attach]25374[/attach]

[attach]25375[/attach]

[attach]25376[/attach]

[attach]25377[/attach]

 

 

▲厚度纤薄重量较轻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15

  尽管机身外形风格基本没变,但是ThinkPad X1 Carbon还是为我们来了的不少的创新,尤其是键盘上的Adaptive Keyboard,就是键盘与屏幕之间那一条黑色镜面的部分,虽然看上去很神奇,不过说白了就是把F1~F12那一条按键用一个触摸显示屏代替而已。

 

 

[attach]25378[/attach]

▲键盘上方配备有Adaptive Keyboard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17

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,在开机以后Adaptive Keyboard让键盘看上去更加帅气,更加具有科技感,而且还能通过左侧的Fn按键切换4种不同的功能模式,每按一次,右侧显示的图标会变换一次。

 

 

[attach]25379[/attach]

▲Adaptive Keyboard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18

  至于不好的地方,目前还没感觉到,反正是满复合我的使用习惯的,它的上面即成有音量调节、屏幕亮度调节、F1~F12功能键、麦克风音量、麦克风模式、摄像头开关、无线开关以及其他快捷键等,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让他显示我们使用最为频繁功能的组合,算是ThinkPad X1 Carbon比较大的亮点。

 

[attach]25380[/attach]

 

▲Adaptive Keyboard软件显示的四种模式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21

     除了加入Adaptive Keyboard以外,ThinkPad X1 Carbon把原有的大写锁定变成了HOME和END按键,将大写锁定的功能和左边Shift融合到一起,仔细看可以看到左边Shift有一个指示灯,双击Shift以后,此灯亮起表示处于大写锁定状态,再次双击即可解锁,这样的设计虽然相对创新,但使用起来还是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,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经常按错。

 

 

[attach]25381[/attach]

▲全金属铰链

[attach]25382[/attach]

 

 

▲键盘布局略有变化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26

  由于将6排按键压缩到5排,所以ThinkPad X1 Carbon还把Delete从F1~F12那一排移到了Backspace旁边,取消了Pause Break 和Prt sc sysrq把原来1旁边的“~”按键挪到了右边Alt 和Ctrl中间,取而代之的是Esc,由此可见ThinkPad X1 Carbon键盘布局变化非常大,和传统笔记本键盘相比更为精简。

 

 

 

[attach]25383[/attach]

▲Backspace和Delete并排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28

  键盘布局的改变可能让许多用户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,但键盘的敲击体验依旧是我们所熟悉的感觉,X型支架、鼓型支撑、2.5毫米键程,延续了ThinkPad注重用户体验的传统。

 

 

[attach]25384[/attach]

 

▲键盘背光支持两

[attach]25385[/attach]

级手动亮度调节

 

 

 

▲键盘触感舒适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7 17:31

  在触摸板的部分,ThinkPad X1 Carbon和今年其他ThinkPad机型一样启用最新设计的一体式触控板,使用面积与之前的相比增加了30%,表面使用玻璃材质打造,触感更加细腻顺滑。与此同时,它还支持针对Win8优化的20种手势以及ThinkPad传统触摸板所配备的五个按键。

 

 

 

[attach]25386[/attach]

▲一体式触摸板
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8 16:39

屏幕分辨率达2K
  新一代ThinkPad X1 Carbon除了Adaptive Keyboard以外的另一大看点在于14英寸ColorBurst显示屏,分辨率达到2560×1440,使用IPS广视角面板,支持10点触控功能,屏幕规格在目前超极本中绝处于顶级水平。

 
[attach]25403[/attach]
▲2560×1440分辨率显示屏
   在显示效果的部分,得益于高分辨率带来的高PPI,14寸的ThinkPad X1 Carbon图像十分细腻,同时触控功能并没有对屏幕画质产生很大的影响,而IPS面板的使用让 X1 Carbon获得更大的可视角度,即使屏幕位置比较侧面也能保证画面色彩的准确性。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8 16:55

 

 


[attach]25404[/attach]
▲ThinkPad X1 Carbon屏幕实拍
  在色彩和亮度的表现上,经过实际测试,ThinkPad X1 Carbon屏幕亮度为258cd/m2,对比度957:1,可覆盖64%的NTSC色域,在同类笔记本电脑中处于较高的水平。
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8 16:56

 

 

[attach]25405[/attach]
▲ThinkPad X1 Carbon屏幕实拍
  特需要说明的是,2560×1440超高分辨率并不代表ThinkPad X1 Carbon就能够比1920×1080分辨率的笔记本所显示一倍的内容,因为14英寸显示屏在2560×1440这样的分辨率下100%显示的时候,屏幕上的字体是在太小了,所以需要调整到150%或者200%状态下才能显示比较合适的字体与图标大小,当然在观看图片的时候,高分辨率确实更占优势。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8 16:58

硬件配置顶级

 

 
[attach]25406[/attach]
  在硬件配置部分,新一代ThinkPad X1 Carbon全面升级至第四的英特尔酷睿处理器,此次测试的这台ThinkPad X1 Carbon是该系列硬件配置高端的产品,它搭载英特尔第四代酷睿i7-4550U低功耗处理器,配备8GB内存、512GB SSD固态硬盘,采用HD 5000核芯显卡,硬件性能满足高效办公应用的需求,与配置机械硬盘和酷睿i5处理器的笔记本相比,ThinkPad X1 Carbon的反应更灵敏,处理速度更快。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8 17:01

 

 

[attach]25407[/attach]

▲CPU性能
  具体到CPU的性能方面,ThinkPad X1 Carbon配备的第四的酷睿i7-4550U低功耗处理器拥有2个物理核心,支持英特尔超线程技术和英特尔睿频技术,主频1.5GHz,最大频率为3.0GHz,在侧重于CPU运算能力的大CINEBENCH R11.5的测试中取得了单线程1.22pts,多线程2.61pts的成绩,是目前性能较强的低功耗处理器,配合8GB内存,应对日常办公应用毫无压力。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8 17:02

 

 

[attach]25408[/attach]
▲3Dmark 11
  在图形性能部分,ThinkPad X1 Carbon受到体积影响没有配备独立显卡,而是使用了HD 5000核芯显卡,其图形处理能力与独立显卡还存在一定差距,但应对2560×1440这样的高分辨率是完全没有压力的。
作者: wyin    时间: 2014-4-8 17:03

机身表面温度控制更好

▲键盘面
  得益于更合理的设计和功耗更低的硬件架构,ThinkPad X1 Carbon机身表面温度控制明显比上一代产品更加出色,键盘面和机身底面仅有右上方存在小范围热量堆积,其他部分较为清凉,日常使用更舒适。

▲机身底面
总结:
  众所周知,创新是一个公司持续发展的原动力,ThinkPad也是凭借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推动着整个商务笔记本产品的发展,特别是ThinkPad创立初期,世界上第一台带CD-ROM的笔记本、“蝴蝶”机、第一款带有14.1"彩色显示器的笔记本等都出自ThinkPad门下。
  然而近几年来,ThinkPad创新的步伐看似逐渐放缓,但实际上,ThinkPad的创新从未停止,巧克力键盘、更简洁纤薄的机身、新材料机壳、一体式触摸板、全新内部架构等,让ThinkPad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只是这些从细节着手的创新并没有特别出位,而此次测试的新款ThinkPad X1 Carbon让我们看到,即使没有花哨的翻转变形,笔记本依然存在创新的空间




欢迎光临 MD数码论坛|Thinkpad笔记本|Apple笔记本|iphone手机|惠普笔记本|华硕笔记本 (http://www.mobiledigit.net/bbs/) Powered by Discuz! 7.2